•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同学录

关注今日:0 | 主题:45916
论坛首页  >  中国医药学与生命科学同学录   >  校园靓影
  • 发帖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中原逐鹿】百年同济,百年辉煌——同济百年历史展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甲醛
甲醛

丁香园荣誉版主

  • 306
    积分
  • 1455
    得票
  • 3246
    丁当
  • +1 积分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14年零16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百载春秋,盛世相约。

2007年5月20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即将走过一百周年的光辉历程。值庆典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向长期关心、支持我院建设与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友人,海内外校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并竭诚邀请各级领导、海内外嘉宾和校友届时莅临我院,共襄华诞盛典,同绘同济未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发端于1907年德国医师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此后,先后历经5次传承演变。1927年,改名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抗战时期,医学院被迫西迁,广大师生颠沛流离,历尽艰难,坚持办学。50年代初期,学校响应国家的号召,整体迁至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了中南同济医学院。1955年更名为武汉医学院。1985年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2000年5月与原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定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百年峥嵘岁月,百年砥砺进取,百年沧桑巨变。百年来,一代代同济人同心协力,和衷共济,以济世、兴学、育人为己任,薪火相传,在跨越一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绩。学院由初创时的1个医学专业,发展为现有15个院系馆所、9个专业、10多个专业方向的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的教育格局,建立起了现代医学教育、科研、医疗服务的崭新体系,培养了近6万名医药卫生才俊,以裘法祖教授为代表的一批著名医学专家享誉海内外。几代人的拼搏奋进,凝聚了“团结、严谨、求实、奋进”的优良院风,铸就了“同舟共济,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

一百周年庆典,是所有同济人骄傲和梦想的盛典,是历史的检阅,也是新跨越的开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作为国家重点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重要成员,历经百年锤炼的同济医学院一定能更加从容和自信地面对新的挑战,为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新的辉煌。

从现在开始,我们将启动百年院庆的筹备工作,包括文物征集、修建院史馆、宣传出版、学术论坛、募集捐赠、庆典大会等,我们将本着“隆重俭朴、规模适度、展示成就、共创辉煌”的原则,努力办好庆典活动。热诚期待和欢迎海内外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我院的百年院庆。

特此公告,敬祈周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二○○六年八月八日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07-02-15 00:16 浏览 : 18742 回复 : 86
  • 投票 1
  • 收藏 4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经验分享】要就业了,工作单位怎么选?
楼主 甲醛
甲醛

丁香园荣誉版主

  • 306
    积分
  • 1455
    得票
  • 3246
    丁当
  • 2楼
作为同济学子,我们以同济百年深厚的历史为傲!作为同济学子,我们有着发扬同济辉煌的重任,我在这里收集各种同济医学院的历史资料,尽可能展现同济的过去历史与现在。希望同济学子积极响应,也希望同济学子以同济为傲,以复兴同济为己任,以光大同济“同舟共济”的精神为动力。
同济,今天我以你为傲,明天,我一定会让你以我为傲!
2007-02-15 00:20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中华医学会公示2021年推选院士候选人
楼主 甲醛
甲醛

丁香园荣誉版主

  • 306
    积分
  • 1455
    得票
  • 3246
    丁当
  • 3楼
同济50年前的历史(一)

50年前,国家刚刚解放,百废待兴。当时的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是全国最有名气的医学院。那时国家的行政区划为几个大区。中南区包括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西等省,医疗条件特别是医学教育条件很差。当时的中南区主席是邓子恢。他向中央要求从上海迁一所医学院到武汉,建立一个中南地区最大的医事中心。中央作出了决定:把同济大学的医学院迁往武汉,工学院迁往大连。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代表团。
代表团一支由医学院老院长唐哲带队前往武汉考察,一支由工学院李国豪院长带队前往大连考察。回沪后分别写了总结报告。唐院长从事业发展出发,并被武汉人民和领导的盛情接待殷切期望所感动,坚决要求去武汉,并动员大多数教授前往。要知道当时的上海与武汉真有天壤之别,这些教授们毅然同意奔赴武汉之举,可歌可泣!
让21世纪的年轻知识分子了解50年代知识分子的心态,挺有意思的。

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代表团总结报告(一九五零年六月)
一、 历程:
五月廿三日下午六时代表团一行十一人搭沪粤通车离开上海,取道浙赣路经株州长沙前往武汉。因长沙湘雅医学院为国内知名的医学院,我们为了吸取教学经验,了解在内地发展医学教育的具体环境,决定在长沙下车前往参观。廿五日下午三时车抵长沙,安顿住处以后即赶赴湘雅,因受时间限制,祗参观病房及医学院的各种设备,未与湘雅当局作深刻座谈,所以所得印象比较表面。廿六日上午八时乘172次车去武汉,下午八时半到达武昌总站车停五分钟,武大医学院院长范乐成,武大医院院长周裕德及工会代表六七人在车站欢迎,据范院长说武大同学昨晚从珞珈山曾来欢迎,但代表团因逗留长沙未到,扫兴而返,我们除对他们的热忱表示感谢以外,因互相素不相熟,而且他们欢迎事出意外,思想上没有准备,所以代表团很觉窘迫。
我们在武昌车站下车以后,已有卫生部王科长等在等候,招呼行李引导过江,此时细雨蒙蒙,卫生部齐副部长林副部长等冒雨在汉口江边等候,经一一介绍后,当即用汽车接我们至车站路新新饭店(卫生部招待所)住宿,对于生活上细节,特派王管理员招呼,照顾备至,我们都非常感激。参观及座谈日程,事前已由卫生部向各方面商洽排定,当晚由齐部长将日程表交代表团征求意见,经我们商讨后完全同意,全部日程如下:
日期 上午 午饭 下午 晚饭 其他
5月27日 休息 新新旅社 卫生部座谈 卫生部招待
5月28日 参观武大医学院 新新旅社 参观武大医院 中南军政委员会招待 武大医学院学生会欢迎会
5月29日 参观湖北省立医学院及武昌省立医院 湖北省人民政府省立医学院省卫生局招待 武大座谈会 武大招待 武大医院职工会欢迎会
5月30日 察勘华商跑马场及参观天主堂医院 新新旅社 参观协和医院并举行座谈了解情况 协和医院招待 协和医院晚会
5月31日 代表团会报并讨论工作 新新旅社 参观武汉陆军医院 陆军医院招待
6月1日 参观普爱医院及梅神父医院原址 新新旅社 与卫生部武大座谈 军区后勤卫生部招待
本日上午邓副主席子恢于八时半前召代表团唐金梁林于五位教授至官邸谈话
6月2日 参观市立第一二医院卫生实验所卫生事务所 新新旅社 与卫生部武大座谈 武汉
市卫生局招待
6月3日 代表团讨论工作 新新旅社 与卫生部武大座谈 武汉同济同学会招待
6月4日 代表团讨论并修正座谈会记录 新新旅社 与卫生部武大座谈并通过座谈会记录 中南军政委员会饯行
6月5日 休息 新新旅社 到卫生部辞行 新新旅社 下午九时半启程返沪
六日上午抵株州,转车于晚十二时后达南昌,原定参观华中医学院之举,不得已作罢。再补购票转沪。由于代表团十一人自株州达上海,仅购到卧铺一张,故大部分日夜危坐车中,疲惫不堪。及八日晨始抵沪,下车后赶即进行总结工作,参观的详细情形见第四节。至代表团在汉生活大抵每日晨八时外出参观,中饭多半回旅馆吃饭,下午又外出参观,或参加座谈会,晚应各机关宴会,约十时回旅馆后即作当天参观所得印象的会报,并提出问题,作为下次会谈之中心内容,除正式之座谈以外,为便于解决具体问题,曾由正副团长及教授与邓副主席卫生部部长分别会谈三次,所得结果均极良好,至于座谈记录总结详见综合记录。

二、中南区武汉市一般情况及教育医药卫生设施概况
(一)中南区:
人口:141,746,426人
教育情况:学校数:大学(见附表一)
中学 1139所
小学 54134所
学生数:大学(见附表一)
中学 330356人
小学 4417844人
医学院校分布情况:全区共有十一个医学院,公立九,私立二(岭南大学、光华大学医学院)。九个公立中有华中医学院,则归中南军区卫生部领导。中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领导的有湘雅医学院。除省立归省领导者外,其他目前尚由中南区教育部领导,
分布详情见附表三。
医院情形:
A、公立医院计有265所其分布情形;附表略
B、私立医院及其分布情形:附表略
C、公立医院工作人员统计:附表略
D、私立医院工作人员统计:附表略
其他卫生机关分布情形:附表略
中南区医务人员统计:附表略
公教人员待遇:见附表四
地方病:略
鄂豫赣解放后大专学校教职员及学生统计表(附表一)
中南区教育情况调查表(附表二)
中南区医学院校一览表(附表三)
(二)武汉市:
武汉市现有人口1,008,195人,市街整洁,颇具现代化都市之规模,主要街道都为柏油马路,经济情况已逐步走上好转,工商业据最近报纸所载也已渐趋发展,日间市容虽不及上海熙攘繁华,但夜市至十一时前还很热闹,武汉物价平均比上海为低。
籼米 斤 1050
煤球 担 15000
顶上酱油 斤 2400
鳜鱼 斤 1500
鸭蛋 个 300
豆芽 斤 500
洋布 尺 3400
消发地亚净 片 1000
麻油 斤 4000
上白糖 斤 6800
猪油 斤 7000
虾 斤 1600
鸡 斤 5000
统粉 63200
干柴 担 6000
猪肉 斤 5000
鲤鱼 斤 1000
皮蛋 个 400
解放皂 条 1700
士林布 尺 4800
电影票 1500~3000
菜油 斤 3800
盐 斤 2000
牛肉 斤 3200
鸡蛋 个 200
菠菜 斤 300
龙头布 尺 2800
男短袜 5000
竹布 尺 3000
府绸衬衫 件 40000
人力车自车站路至沿江大道1200
1。武汉市均有讲价实际可能较上列为低
2。牛奶在武大农学院可设法洽订闻价廉物美
日用品大约比上海贵10%左右,而本地土产如皮箱皮鞋等比上海便宜,医院伙食大约每月廿五分,武大学生每月伙食费5万元,吃得很好,每月可打牙祭二次,大娱乐场所的设备自然比不上上海,但电影票价有低仅1000到1500元,对同学来说是很经济合算的,武汉唯一的缺点就是天气太热,据本地人说,最高的室外温度可达120度,柏油马路要软化,每年夏季大约有一两星期晚上热得睡不着觉。
武汉市的交通四通八达,为内地的中心,根据邓副主席及孙部长齐副部长的谈话,他们一致指出武汉在三五年内一定要大大发展成为现代化的都市,第一步的计划是人口由一百万增加到三百万,第二步增至五百万,最后的目标要发展至一千万。武汉市政府正在设计大规模的市政建设,横跨长江联系武汉的大铁桥正在测量,准备在1952年完工,中南区准备大大发展工业,如铜、钨、锑、锡等采矿工业,铁路方面正拟修筑襄花,川汉等铁路,所以武汉市的繁荣发展,具有充分的条件,将来中南的卫生建设,亦将配合着全中南的经济建设而大大发展。
兹将有关数字列举如下:
教育情况: 大学 2所 人数 不详
中学 30所 人数8833人
小学 309所 人数 64606人
医学院分布情形:(见中南区调查纲目)
医院情形: 公立医院 3所(市立医院2所,传染病院1所)
私立医院 20所
项目 公立医院 私立医院
病床数 456 1010
门诊人数
住院人数
医师数 66 126
护士数 110 136
助产士数
药剂士数
技术人员数 55 103
其他卫生机关分布情形:
武汉市人民政府设有卫生局,该局并设有武昌卫生科,汉阳卫生所,卫生试验所,及卫生技术学校等机构.
武汉市医务人员数
项目 公立医院 私立医院
医师数 173 685
护士数 210 234
助产士数 49 248
药剂士数 22 20
技术人员数 67 147
注:中医,牙医,药剂生,镶牙生未列入表内。
公教人员待遇(见前中南区调查附表四)
地方病(见前中南区调查报告)
2007-02-15 00:21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甲醛 编辑于 2007-02-15 00:25
  • • 肛瘘术后恢复应该注意的
楼主 甲醛
甲醛

丁香园荣誉版主

  • 306
    积分
  • 1455
    得票
  • 3246
    丁当
  • 4楼
同济50年前的历史(二)


三、中南区卫生部对本校医学院迁往的准备
中南区包括湘鄂粤桂豫赣六省和海南岛,拥有人口一亿四千万,是全国人口最多的行政区。但是医药卫生设施,因为过去国民党反动统治只只剥削人民,根本不重视人民的健康事业,所以除了湖南广东两省比较有基础以外,其他各省都尚待发展。解放以后,社会形势基本上起了变化,中南区卫生部为了配合武汉的发展,中南的经济建设和满足广大农村在土改以后人民的迫切要求,亟须大量培植医学人才,全面展开卫生建设,因此建立起能领导全中南的医事中心,已经成为中南区的迫切工作。所以本校内迁武汉与武大医学院合作,目的即在稳步发展,达到能共同肩负起领导全中南医药建设的任务。基于中南政府大力发展卫生事业的决心和中南人民的迫切要求,我们代表团到达武汉以后,很自然的受到了中南政府和其他医务机构的诚挚的热烈欢迎,这并不是代表团的几个人,而是欢迎同济师生员工过去孜孜工作的成绩和行将为中南人民建立健康事业而奋斗的决心,在与卫生部的座谈中,孙部长齐部长林部长很明确而诚重指出了这一点,武大师生和武汉医务界所表示出来的欢迎热忱,也正是为了这共同的事业,在中南卫生部的领导和大家精诚合作下,有了辉煌灿烂的前途。至于中南对同济的迁校准备,是有计划有步骤有决心的,综合齐部长的谈话,可以分以下几方面来说明:
1。为了发展中南医药卫生,同济迁武汉以后,武大与同济合并成为一个单位,以便集合力量在共同合作的基础上,培养人才,进行医务建设。至于合并以后的名义,因为同济的历史比较悠久,假使同济要求保留同济这个名义,中南卫生部及武大医学院不具成见,可以同意。但是中南卫生部和武大方面,敛认为了明确领导中南的医药教育,成为中南的医事中心。在将来成立医科大学时,应用"中南医科大学"这个名称。因为第一步须达到武大同济的合并,所以我们在几次座谈会中的各项问题,完全根据这个原则来商讨的。
2。教学医院:在汉口的医院比较基础好的,为协和医院,本来是私营的教会医院,现采取合作的方式,在同济未迁武汉以前,先由武大和他们合作,武大原有的武大医院结束后迁到协和医院,正式的合作协约已经签字(见附件二),原则是由240病床扩充为400床,发展成为教学医院。医院院长由三方面产生,经费由政府负责支持,收入由政府监督使用。除协和以外,将来还要在跑马场建筑600病床的现代化教学医院。
3。地皮房屋:
A。武大医院范围内作为医学院前期临时校舍,原有破旧的两幢大楼,重新修建后作为前期生理、生化、解剖(组织)三学馆;进门的一座病房大楼之放射科手术室等三大间,改作教室,其余作为生物、化学、物理等预科之用。其他房屋甚多,可作学生宿舍,职员宿舍,大礼堂饭厅等。
B。在武大医院附近烈士街购买房屋七栋,并可能再添购一栋,作为前期教授宿舍,每栋可住两家,大约一家可有大小六间房。
C。扩充协和医院,添建病床大楼及门诊部,由合作医院筹备委员会计划设计。
D。华商跑马场面积约420亩,已由市政府拨给医学院,作为永久校址。中南医事中心的全部计划将在此实现,建筑完毕后将在武大医院之医前期部分迁并过来。
4。经费:中南军政委员会为了发展中南区卫生建设,虽然今年是财经困难的一年,但中南有决心,故预备作为建筑及迁移发展的经费没有什么困难。1950年度已造就三千万斤米概算(约合人民币二百四十亿),呈请中央核准中。
5。发展计划:目前考虑还不成熟,须待建校委员会成立后详细研讨,初步意见为:
A。组织上成立医科大学,包括医学院,卫生学院,药学院,师资进修的学系或各地轮流进修的组织,及各种流行病研究所,暨全中南的出版中心(包括教材,杂志发行等等)。
B。首先着手培植助教,另外成立教材部,专门准备教学材料(图表印刷模型等)。

C。与各方面配合
(1)与卫生部行政结合建立实验区,领导学术研究,培植人才。
(2)与卫生局结合发展城市公共卫生,以武汉市作实验区。
(3)与乡村实验县结合。
至于房屋之建筑使用,经费之应用,以及将来的发展计划,待建校委员会成立以后共同蹉商,慎重研究决定。

四、参观各单位纪实
1。湘雅医学院
三月廿五日午后三时许,我们一行十一人,由株州搭货车抵达长沙,专程参观湘雅医学院和他的附属医院。湘雅位在长沙市的边缘上,医学院和医院在一起,共占地116亩,里面林木苍葱,楼台耸立,自有一番气象。据湘雅院长称:自抗战军兴后,湘雅校舍摧毁殆尽,祗余前楼,四壁徒立,胜利后复员返湘,才就原址力图恢复,不数年如今已是焕然一新,较诸当年有过之无不及也。
湘雅现有三四层楼约念幢,均系新建。高大宽敞是其特色,医院部分各科病房布置大同小异,据悉系按照美国耶鲁大学医院之方式安排,各病房均有独立之小厨房,厕所,浴室及护理室小化验室等设备,病床则均系美国赠送之一般普通床铺,病床总数300张,经常住院二百余人。
湘雅的手术室一排数间。化验室较小。X光方面。他们的房屋新近才落成,一共有十多间,现有一架普通透视用的小型机,大部分的东西都还没有装配就绪。(有深度治疗X光机一具,尚缺零件。)
值得一题的是他们的新落成的门诊部,那是一幢独立的三层楼房,除了底层和二层供各科门诊和挂号配药等用外,三层作为宿舍,与我们门诊部比较之下,真是相形见绌,无怪乎我们的门诊要那么的拥挤了。长沙人口约50万,湘雅的每日门诊人数通常在300至600之间。
在医学院部分值得一提的是湘雅的图书馆,,那是一幢独立的二层楼房。底层作为阅览室,为学生集中读书的所在,我们参观时,正值晚膳时间,室内无人,但全室桌上书籍笔记罗列堆积,尚未收拾,于此可见湘雅同学必十分努力于学习也。楼上是藏书室,杂志很多。多半是英文的,德文参考书甚少。
综合的说,湘雅占地面积颇广,学校与医院集中,便于教学,抗战胜利后不数年,已能恢复如此基础,足为我们建校的借镜。
2。武汉大学医学院
由招待所到珞珈山武汉大学,是由武大医院的专车接我们去的,齐部长陪同前往,在武昌江边等候我们的武大专车上,满结鲜花和欢迎标语(照片No.23号),车抵武大后,医学院全体同学在门前列队欢迎。歌声、爆竹声和欢呼声合成一片令人感动的热烈场面,校内布置了欢迎会场,国旗,锦旗,标语,鲜花到处布满。会上武大医学院范乐成院长致欢迎词:说同济迁来是武大同学的福音,并简短地介绍同济的历史,推崇备至,此外唐院长林院长和齐部长都说了话,接着由武大同学献旗献花并由各级各小组献词和宣读致敬书(我们都带了回来预备展出),会后开始参观。
武大医学院设立迄今尚未满三年,地址在离武昌市十五公里外的珞珈山上,那是武汉大学的校本部,全校共有文、法、理、工、农、医六学院,散布在风景秀丽的珞珈山麓,学校范围之大,简直无法估计。因为校内交通工具的缺如,有的教授从宿舍到教室去上课,须在上课时间前一小时动身步行前往,于此可见其面积之广。校舍规模宏伟,气象万千,医学院因历史较短,尚无固定专用院舍,系借农学院大楼暂用。
武大医学院的学制是七年制的,他们有二年的预科,专读理化,生物等科目,现在共有三班学生,预科一二年级各一班,本科只有一班(即第三年级,相当我们的第二年级),全院学生99人,教授方面除预科及解剖学和生化外,其余各科师资,尚付缺如。各学馆的设备方面,以设立伊始,诸待充实。但重要的仪器也有一些,而且都是比较新的,只是数量上少一点。值得特别提出的是显微镜,因为过去伪教育部分配给他们的美金,据说有三万五千元(同济全校仅一万余元)之多,所以他们采购了不少新东西,有的尚未开箱,全新的显微镜共有一百十架,其中德货Leitz的即有三十架,我们学校颇缺好的显微镜,将来对教学及工作上,可以得到不少便利也。
3。武大医院
在武大医学院参观后,我们便原车回到武昌,由武大招待午餐。下午参观武大医院,车抵医院门前,即已听到院内锣鼓喧天,鞭爆齐鸣,歌声起处,但见人头攒动,热情洋溢,工会主席高教授领导高呼口号,表示欢迎(参阅照片No.42.43)。并由某教授之女公子代表献花。
武大医院地址在武昌东厂口,一部分是前武昌高等师范的旧址,现在作为办公室厨房和一部分职工宿舍等用,主要建筑为二层楼房(参阅照片No.29.37)五幢,其中三幢已作为病房,手术室及职员住宿,其余二幢目前业已包工修建,计划改为将来同济迁去后前期一部分学馆应用,此外尚有独立小型洋房四幢,建于医院后部武昌有名的蛇山脚下,每幢现住教授一家,有正室四间,并有浴室,抽水马桶等卫生设备及厨房等,较诸我们同济的教授宿舍,真是悬殊何止霄壤。单人宿舍亦有一幢,此外之零星旧建筑物尚多,加以修葺即可应用。
在距医院约十三四分钟(慢步)路程之烈士街,有独立单幢二层楼房八幢,上下各有房间五个,后面并另有厨房及饭厅等平房,其中七幢已由中南卫生部购下,作为将来前期教授住宅,另一幢尚在洽购中。
医院人事方面,共有主治医师以上十四人,住院医师以下廿人,除外科,耳鼻喉科及儿科各有主任一位外,其余临床各科,均乏人主持,或仅有医师一、二人,设备方面以外科较为充足,全院共有病床117张,门诊病人平均每日二三百人,住院病人经常约一百人。
武大医院第二日并为我们召开了盛大的欢迎会,出席全院员工二百余人,会上歌声欢呼声连成一片,周裕德院长致欢迎词,对同济之推崇使人不安,并说明武大对合作之热烈的希望。后由工会代表向我们献全院同仁签名的锦旗一面,嘱代向同济全体同仁致敬致候,希望我们早日迁去。
武大医院给我们的印象是规模已具,但技术人员尚不敷发展之需,库房里有些器材正有待充分利用,而各方面同仁对于同济迁去报有很大热诚,处处表现在言语与态度上,甚能使人感佩和满意,所以合作的前途必定乐观。
由武大返汉后,当晚由中南军政委员会设宴招待,邓子恢副主席亲临主持,发表谈话表示诚意欢迎同济去为中南医药卫生建设事业努力,作陪的有军政委员会各部会首长数十人,情绪热烈而和谐,表现了中南对同济的重视和热望。
4。协和医院
协和医院位在汉口北郊中山公园侧,搭汽车由市中心前往十余分钟即达,全院面积约六十亩,二层及三层大小楼房近念幢,院内环境颇优美,共有病床240张,住院约200人,门诊病人每日平均二三百人,夏季较多。
该院系由教会所办,约有八十年历史,抗战期间,日寇曾将该院院长英人Gillison等全部禁闭集中营凡三年,抗战胜利复员后重加整理,始克有今日之规模。
该院共有医师念余位,一部分系外籍,设备方面在武汉可谓首屈一指,放射科重要设备,共有大型X机五架,深度治疗X光机一架,镭锭240公丝(Mg),该科由英人Paterson负责。外科设备亦不差,惟大手术室仅一间(参阅照片No.54)数目不够,尚须添建。协和的化验室是我们参观各处医院后认为最完善的一个,规模大,内容丰富,工作人员也多,这可能与协和的医事技术专科学校有关(后面当略介绍),协和还有一个理疗科设备也很好,也是我们各处参观中最完善的一个。
应该提一提的是协和里面由教会主办的医事技术专科学校,他们称之为I.H.T.(Institute of Hospital Technology)由英人Miss H.Waddington主持,已有二十余年历史,里面共分五科:即理疗、X光、调剂、检验与机械科,学生来源素由各地教会医院保送,据云近年来对各地公立医院保送者也接受,学生人数不多,但各方面均井井有条,成绩不弱。与机械科的有关的同时值得特别介绍的是协和的器械修理部,俨然一颇具规模的小型工厂,主持者是一位英籍青年,设备方面有发电机,车床,电锯等等,并有蒸馏机一部,每小时可制蒸馏水60加仑,该部经常业务系为协和本院及其他各医院等修理和制造医疗器械,就目前言,国内各医院或难望其项背,将来加以扩充,对于医事中心之建设,应占重要地位也。
此外协和尚有护校一所,据云成绩不差,由刘干卿先生主持,学生90人。晚间协和准备了丰盛晚餐款待我们,院长纪大夫(Dr.Gillison)操流利的华语致欢迎词,颇为恳切。餐后在该院灵光堂由协和工会主席主办欢迎晚会,表示对代表团的欢迎,武大医院工会亦有数十人出席参加联欢,情绪热烈高涨,象征了合作前途的光明和融洽
。与协和医院比邻的是中山公园,园址相当宽大,园内有湖可以荡舟,花木甚多,风景秀丽,可媲美上海中山公园,园内一角有游泳池、体育场和动物园。
5。跑马场(参阅附件四)
从协和沿宽阔的解放大道去跑马场,步行约十五分钟,这里是中南划为建设医事中心的基地,面积初步测量约420亩,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平地,现在暂作农场,祗在一角有旧看台一座及房屋数幢,这里位在汉口北郊,汉口是一个沿江建筑的狭长都市,将来市区的发展必然向北郊扩大,如此则跑马场即可变为市中心点,目前武汉都市计划委员会业已成立,前途未可限量也。
6。湖北省立医学院与省立人民医院
院长朱裕璧氏,前为该校筹备人,1943年5月成立于湖北恩施,抗战胜利后始迁武汉,以武昌两湖书院旧址为校舍,目前该校有六年制医科六班,专修科二班,护校四班,药剂科三班及助产科一班。该校教学医院为湖北省立人民医院。(参阅照片No.88-90)该院有内科病院,外科病院,及妇产科病院,分设该校附近,病床共300余张,正在建筑新病房及手术室中,本校校友在该校任教者有该校公共卫生学教授孔麒先生及解剖学教授韩法亮先生等。
7。武汉陆军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陆军医院,是利用原国民党武汉陆军总医院修建而成,全院占地200余亩,修建工程自去年十二月至今年五月,历时五月余,完成修建房屋678间(12栋),及一切电器,卫生暖气等设备,共耗资人民币四十二亿七千余万元,如今已成焕然一新,规模宏大及建筑雄伟之正规化医院。参观开始之前,由该院李政委等领导参观该院模型室陈设之沙盘模型(参阅照片No.74)。全院形势尽收眼底,使人获得全盘具体印象,对各部参观之了解帮助不少。
该院病房分为干部病房与普通病房,共有病床600张,军级干部病房每人可有房间三个,布置精美,为武汉冠。该院并附设护士学校一所,新厦业已落成)。
与普通医院不同的是该院有休养员代表会的组织,由伤病员自己管理自己,对医院秩序之建立及纪律之遵守等等,帮助不少。武汉陆军医院是由破坏不堪的旧屋大力修建而成的,仅仅费时五月,耗资四十余亿元,即已有此规模,成为武汉最大最新的医院,我们觉得这是我们将来建校的最好榜样,也使我们大大地增加了对建校前途的信心。
8。武汉市立第一医院
市立第一医院位在汉口市内,建筑较旧,但甚为宽敞(参阅照片No.80.81.82),护士及助产士52人,有病床200张,设备方面可以维持日常业务,该院并附设护士学校一所,有学生120人,本校校友在该院服务者有内科主任傅志尧医师等数人。
9。武汉市立第二医院
市立第二医院位在汉口市区,系利用前"法国巡捕房"改建而成。成立迄今仅五月余,共有病床150张,该院在医院企业化的目标下,已逐步做到自给自足的境地,人事方面共有医师29人,护士50人,该院之设立,原拟为市府工作干部解决医疗问题,但目前已发展为一般性的医院,病床免费额占15%,收费方面少数项目较之上海市立医院为高。
10。梅神父纪念医院
该院位在汉口市缘,原系教会纪念死亡于中国之梅神父捐资建筑者,据传前因该院修女无理蛮横压迫打骂吾国护士,引起各界愤慨,经改组为职工医院。现有病床170张,该院周围三面临湖,环境清幽,(请参阅照片No.66-72)易于隔离。据悉中南医生当局有意以此为基础建立正规的传染病院,本校迁往后当尽力协助其建立,将来发展前途甚为可观也。
11。普爱医院
为教会所创办,历史悠久,院址在汉口市内,门诊部内悬满病人痊愈后所送匾额,院址亦相当宽敞,惟房屋多半年代较久,值得一提的是附设该院内的普仁护士学校,该校历史悠久,培养护理人才不少,现有独立建筑物一大幢(请参阅照片No.64.65),教室设备颇佳,墙上嵌有南丁格尔住宅之砖石块(参阅照片No.63),供人景仰,并以此鼓励学生之服务精神,颇有意义。
12。卫生试验所
该所系新成立,各部门工作目前尚未完全展开,设备方面亦尚在充实中。
13。卫生事务所
我们仅参观了一所,但设备与人员太少,房屋亦较差,因之业务范围不大。
2007-02-15 00:22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甲醛 编辑于 2007-02-15 00:25
  • • 文献求助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